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

萬億級市場直面雙重大考 黑臭水治理“明天”路向何方

作者:中佰泵業 來源:searchinvestmentguides.com 發布時間:2018-08-08 04:25:01
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打響碧水保衛戰的重頭戲,已經正式進入落地期。隨著一幅幅治水路線圖已具雛形,黑臭水體治理在迎來需求規??焖僭鲩L的同時,也得以由點到面快速釋放。不過,目前產業鏈仍存在存在諸多痛點,如何把握好市場杠桿和生態準則的平衡便成了眾多治水企業不容忽視的發展命題。
 若身處水環境治理“圈子”,甚至無需太過敏感,你就能捕捉到黑臭水體治理產業的一股股熱潮。
 
  最近一次涌動,來自生態環境部7月底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消息,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為有效解決黑臭水體的問題,地方正在不斷加大在黑臭水體整治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具體至黑臭水體整體產業鏈,“總的投資數量是很大的,超過一萬億是沒問題的。”
 
  一組更為業界熟知的數據是,根據估算,全國供水管道長度達到98萬公里,污水管道長度只有接近58萬公里,兩者相差近一半。而每公里污水管道平均成本約287萬,按照上述差值換算下來則需要超過10000億元投資體量。但這只是污水管網的市場規模,加上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水生態環境系統修復、污泥處置等,黑臭水體的總投資額將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體量。
 
  這不是突如其來的“熱鬧”。實際上,自三年前“水十條”正式落地以來,黑臭水體治理便屢獲企業青睞。東方園林、碧水源、博天環境、北控水務、環能科技等行業中堅力量不約而同地積極布局,截至目前,已建、在建及規劃的黑臭水體整治項目早已遍地開花。有人較好,卻也有人隱隱擔憂。存在同質化、低端產能過剩等隱患,加之水處理裝備制造漲跌難判等不可控因素,黑臭水體治理能一直熱下去嗎?
 
  未來三年
 
  年均產能規模均超萬億元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采用清單式管理,拉條掛賬,一盯到底,督促各地盡早消除黑臭水體。”明確的信號,再次讓黑臭水體站在了聚光燈下。仿佛從兩年前就被“開過光”——2014年污水處理駛入快車道至今,黑臭水體治理熱度持續攀升,期間雖因種種緣由遭遇過“卡殼”,卻始終未阻擋各大企業爭相加碼的步伐。
 
  尤其近1年來,時值中央環保督察常態性深入挺進、水生態環境質量日漸嚴苛,城鎮黑臭水體整治項目頻率明顯加速。業內認為,“據粗略分析,要完成2030年水環境治理任務,預計需要32萬億資金投入,平均每年要投入2.5萬億。”與此同時,不同于污水處理項目的長回本周期、海水淡化的飽受爭議、水質監測的變數不斷,黑臭水體治理從發展初期就是行業“寵兒”,在各水務分支中表現突出。
 
  黑臭水體治理火了,項目奔涌而來的同時,卻也有人憂心忡忡。業界分析普遍指出,“項目上馬多且建設頻率高,這放在前些年幾乎很難想象。但行業越火熱,卻面臨嚴峻考驗。”首先是來回報機制不穩定的壓力。黑臭水體治理本就屬成本周期長、技術導向型項目,這就給中標企業的現金盈利能力帶來影響。此外,水體治理舉措雖說越來越嚴,但實際運行中,一些地區把生態修復異化為簡單的種水草、撒藥、鋪石子、曝氣、修浮島等,導致水體的生態修復治理表面化、虛無化。如何真正確保城鎮河湖摘除黑臭“帽子”,依然值得警惕。
 
  首先是同質化問題。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坦言,目前黑臭水體治理的運營企業多為綜合性環保服務平臺亦或擁抱雄厚資本實力的跨界者,相反地專攻水環境治理技術應用企業為數不多。因項目起步晚,各路資本對此技術儲備不足,或技術力量暫時有限,導致生產多集中在低端的大眾產品。大家紛紛瞄準類似裝備制造,市場容量卻只有那么多,就此埋下了較為凸顯的同質化隱患。
 
  洗牌加速
 
  激流之下仍待闖“雙關”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一邊是危機四伏的嚴峻形勢,黑臭水體治理的“明天”何在?
 
  尋找出路的前提是摸準市場命脈。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黑臭水體治理需求側已經轉向中高端,但供給停留在中低端。產業鏈能否重塑商業模式、挖掘升級的消費需求,將是未來能否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同時,也需提早防范產能過剩危機。激烈競爭之下,誰的生產效率高、誰將占據先機。而若拋開技術因素,黑臭水體治理自身的市場供需尚未平衡,大多數項目現階段仍有利可圖,但隨著未來產能不斷增加,盈利空間實際已越來越小。就現狀看,黑臭水體治理發展勢頭迅猛,企業紛紛希望從中分一杯羹。如不加以合理控制,相應裝備制造一旦供大于求,再談利潤就是一種奢望了。
 
  業內分析普遍指出,通過工藝技術優化、水處理設備改進等,要么降低能搞成本、要么提升水體治理效率。2020年前,行業將處于技術優先整合階段,步入“大玩家”時代;2020年以后,會有新一代污水處理技術應用模式產生,實現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整體升級或優勝劣汰。
 
  而在資源和環保的雙重約束下,黑臭水體整治更應注重關鍵技術的突破。誠如運用智慧水務的數字化手段經營管理,實現監測分析水體質量、能耗數據,提升精細化治理、管理、運營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全生命周期內成本。再如考慮錯位發展,提升相應水處理裝備制造技術含量,形成高端化、差異化、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總體來看,未來水務市場必有黑臭水體治理一席之地。業界預測,待真正發展起來,黑臭水體勢必成為水處理產業鏈成長周期中的驅動引擎。

更多>>·相關產品
更多>>·相關文章